評論

聞說高官對施政報告英譯本不滿,因此下令中文主任多學英文。以高官的直線思維,要提高英文水平,得借助從小說英語的人。大家都知道「高檔」譯文的生產流程﹕初稿一來,同事便開始拼命,趕那無厘頭的死線。跟著有二稿、三稿、四稿,甚至五稿。最近一封立法會邀約吃飯的信,便改至第七稿,奇怪的是每一稿都有死線。

高官太多,層層疊疊,不停跳探戈,改來改去,把段落移前調後,內容不見寸進。最後只餘分秒讓同事翻譯,參考資料又欠奉,只推說是機密,中主不得過目。加上原稿的中文狗屁不通,惟有「貼著來譯」,這就是問題所在。譯者的尊嚴和權利完全不受重視,何止中譯英不好,英譯中何嘗又好﹖不從制度補救,只懂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哪會有好結果﹖不單公文翻譯問題如此,其他施政失敗亦不外乎這個原因。

或者有人說,這分秒時間就要看真功夫,英文人始終勝一籌。但英文人不懂中文,可能會畫蛇添足,或削足適履。再者,多一重潤飾功夫,則會多用時間。有沒有想過,如時間緊迫,定稿應交給英文人還是中總處理﹖要信還是要雅﹖

其次是資源問題。有網友指出在這艱難時期,動用數十(百)萬元開設非必要職位,挨轟是必然的。不少部門的同事做到雙目發光,錢,可否用於創造中主職位﹖一來可減輕大家的工作量,二來可改善晉升前景。

大家諒已收到專員的信,標題是加強同事的英語訓練。大道理迎面蓋來,就像富國強兵、父慈子孝一樣義正詞嚴,讓你無從反對,但填寫時可參考協會主席的分析,本網站的最新消息欄已有連結。

二○○一年十一月十六日


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三日的評論

二零零一年七月十四日的評論

建站一週年特稿--二零零一年五月

二零零一年三月三日的評論

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的評論

二零零零年十月二十八日的評論

二零零零年八月三十日的評論

二零零零年五月十六日的評論

二零零零年五月九日的評論